当前位置: 首页 >> 妇委会工作 >> 牵手未来 >> 正文

青春追梦 执着无悔——访政管学院2010年“国考状元”王平

2010/12/20 妇委会 点击:[]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刚结束,紧张弥漫的“国考热”还在炙烤着140多万颗考生的心。有着稳定的工作,较高的社会地位,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当前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公务员岗位使许多人梦寐求之,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有什么秘诀,我们在校大学生又该如何提高自己应试能力,全面备战呢?笔者采访了政管学院行管0603班2010年“国考状元”——王平,她以笔试成绩119.4的高分和面试第一的好成绩考取了国家交通运输部。

“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

“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跟你的准备是成正比的”,当问及公务员考试该如何准备时,王平首先强调了准备的重要性,“我一直奉行的一句话就是‘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即使没有赢的希望,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这样即使输掉了也没有遗憾。”

再得心应手的事,你轻视了它,也不会收获任何成效;反之,再困难棘手的事,你重视了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既然决定参加国考,我就会全心全意地准备,而许多考生则只把国考当做熟悉环境的练兵场,将省考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其对国考的准备效果可想而知。”王平笑着说,此时笔者从她朴实的话语中感受到一种睿智。准备要趁早,摆在她面前的无非三条道路:考研、考公务员或是找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王平从大二下学期就定下考公务员的目标,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专心准备公务员考试。她告诉同学们,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确定了目标后就应心无旁骛地为之奋斗,不要留连忘返于大学象牙塔的安逸舒适。

王平介绍,考公务员周密的计划是基础,根据考试大纲提前制定计划,包括如何分配、利用时间和掌握复习进度等,尽量将计划细化,从而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外还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奋点,或是有意培养自己的兴奋点,在这期间要最大可能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前一两月内,将自己的兴奋点根据考试时间做适当调整,使自己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状态。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全副武装,精心准备,正确对待,才能从国考的战场中过关斩将,获取胜利。王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奋斗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

准备的过程是奋斗的过程,而奋斗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过程,也是执着追梦的过程。备考期间,王平也像大多数考生那样购买教材,围绕教材展开复习,但她并没有局限于中公、联创世华等等中的一种,而是全面涉猎,甚至包括一些党史教材、高中课本等。通过比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跳出人为设置的思维定势,形成自己的做题方法和写作思路。公务员需要敏锐的政治视角和时政素养,在谈及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时,王平介绍了一些自己经常涉猎的时政资料,主要是《半月谈》、双月刊、手机报、南方周末等等。王平的同学徐金凤告诉笔者,平时她也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时事的机会,无论是学院的“周末沙龙”活动,还是课上的讨论环节,她都积极参与其中,显然,这十分有利于申论能力和行测能力的培养。王平还建议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们一定要保证申论文章行文流畅,结构严整,重点突出,论证严密,逻辑清晰,切不可东拼西凑,让阅卷者不知所云。

王平特别提到了面试的准备技巧。面试的准备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左右,虽然笔试成绩第一,但面试准备期间她也毫不懈怠,报面试辅导班,不断参加面试模拟考场训练,积累面试经验;阅读面试辅导书,浏览各类公务员考试论坛,汲取各种面试技巧。王平作为政管学院行政系的学生,她深深体会到专业课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优势,尤其是申论方面。她建议所有备考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专业课的学习中汲取考试所需知识,培养理论素养。

虽然那些天天做题、背题、写作交替的日子枯燥苦闷,可却是青春旅程中难忘的一站,有之生命添彩,无之生命失色。追梦的路途往往充满寂寞和坎坷。当问及独自一人备考会不会苦闷痛苦时,王平笑着说,“奋斗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生难得几回搏?当一个人在自习室埋头苦战于题海时,当为占一个好的座位而破晓奔向图书馆时,当其他同学娱乐于歌舞游戏而我只得研究时事政治时……的的确确会有一丝落寞和羡慕,但一想到心中的那份信仰和远方的梦想,便杂念全无,继续奋斗。”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与其让青春的舞台上演平淡乏味的样板戏,倒不如演绎一场波澜壮阔的歌舞剧。王平用奋斗为自己的人生演绎了无限精彩。

“我的心态我做主”

心态很重要,心态好就成功了一多半。2010年国考共有一百余万人报考,平均录取比率为69.3:1,这对应考者的心态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王平回忆当时面试场景仍有紧张地说,“我当时的笔试成绩是119.4分,排在第一位,但是我竞聘的职位最低分是115.8分,也就是说,我们五个人之间的分差不超过一分,这个差距是很小的,而面试的成绩差则很大,所以面试翻盘的情况在录取中比比皆是。”

对于如何调整心态,王平轻松地说,自己的心态只有自己做主,自信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只要相信自己,一切迎刃而解。她总是自信地度过每一天,每完成一道题、写完一篇小作文都会对自己说“我很棒”,乏了倦了就听听轻音乐,看看百科全书,始终保持一颗乐观平常的心。带着自信的微笑,她走过了笔试的独木桥,没有取得笔试成绩第一的骄傲,王平保持着平常心,自信从容地应对考官们连珠炮般的提问。王平特别提到令她记忆深刻的一个面试问题,是对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教授时关于中国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王平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吓倒,凭着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沉着冷静的心态,她短暂思考后从“教育体制”、“高校行政化”和“人才定位”几个层次组织答案,全面而逻辑分明的回答赢得了考官们赞许的表情。诚然,她胜利了,良好的心态成就了这名优秀的“国考状元”。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这是王平对心态的一种诠释。

“我的梦想才刚刚起航”

王平跟笔者打了个有趣的比方,她说,赢得国考的胜利只能说明自己梦想之船选准了航向,而眼下才真正要抛锚起航,远行追梦。现在,她是国家交通运输部的一名新成员,捧着令人羡煞的“金饭碗”,她却诚恳地告诉笔者,踏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真是太少太少了,除了一个身份,自己一无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学,从写材料到办理会务,从处理日常行政工作到接待客人,处理关系……都需要重新学习。“在这里,什么都是陌生的,一切归零。你不再是老师眼中的宠儿,同学心中羡慕的对象,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新成员,没有骄傲,没有自得自满,只剩下一颗谦卑的学习的心。”王平现在已深谙一个道理,只有改变自己,适应社会,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掌好人生船舵,于生命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王平平静地说,一个人在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这样它会推动你不断前进。当你知道自己在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当你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的时候,克服不足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她告诫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利用好大学时光,适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要练好自己的“嘴皮子”和“笔杆子”,并尽量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

采访中,王平不忘提及自己的精神动力,她真诚地表达了对家人、对老师、对同学朋友的感激之情,“从公务员准备开始,到面试、体检、政审,他们的鼓励和关心给予我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无限动力,帮我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和挑战。”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如今的王平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步走向睿智、成熟、干练,相信她用青春追梦的初衷不会改变,为人生奋斗的努力不会打折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真诚地祝愿王平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越走越远,收获更大的成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