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妇委会工作 >> 牵手未来 >> 正文

这个女孩同时收到三所国际知名大学“OFFER”——记理学院女生李妙磊的传奇考研之路

2010/10/16 济南大学报 点击:[]

李妙磊,理学院数学0601班一名普通的学生,她乐观自信、开朗大方、谈吐幽默,真诚的她脸上绽放着真挚的微笑,眉宇间透漏出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活力。四年来,她凭借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走出了一条传奇的考研之路,收获了令人羡慕的累累硕果:她同时收到了来自英国肯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最终,李妙磊选择了香港理工大学,并因成绩突出,获得每年约4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

激扬文字锤炼思想

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李妙磊在实践中找到了一块精神依托的洁净家园,文字功底深厚的她成为校报记者团的一名成员,并在此结识了大批良师益友,在相互切磋和沟通中日益成熟,在相互探讨交流之中合理地为自己定位。她曾在校报上刊登过11篇文学稿,在学工在线的“菁菁校园”栏目上发表过30余篇文章,每一篇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朝气蓬勃。在别人投过羡慕和钦佩目光的时候,她说道:“我发表的文章确实不少,但是毫不客气地说,我没发表的文章更多。”

“冰山之所以美丽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六分之一露在水面。”李妙磊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了一个真实的道理,我们总是看到了别人手里那诱人香甜的果实,却不曾留意过她背后耕耘的辛勤和不懈的坚持。在滔滔不绝的激扬文字之中,李妙磊用笔来展示自己的才华,放飞自己的梦想。长期在记者团和校报之间来往的她在锤炼自己思想、提升个人高度的同时,得到了校报、学办老师的一致好评。

坚持不懈 期待厚积薄发

刚刚接触大学生活的李妙磊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明确而远大的目标,“我要考研,我要考中科院的研究生。”众所周知,中科院里聚集了来自各大高校的顶级人才,浓厚的学术氛围吸引着每一个有志于献身科学的青年,但其严格的选拔制度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又让人对它望而止步。李妙磊却自信地说:“既然选择了目标,就不要在乎那些困难。”

李妙磊的自信是在一次次锻炼中磨练出来,从第一次开口与外国人对话到英语演讲比赛的讲台;从学院举办的说课大赛到校外的兼职教师;从课堂上老师的每一次提问到美国数学建模的赛场上,她总是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她的自信,成为她勇于挑战自己的坚定基础。

同其他学生一样,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后,李妙磊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考研准备之中。考研需要的不仅仅是激情和力量,更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李妙磊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她每天早上去图书馆开始一天的学习准备,午餐就在离图书馆最近的食堂解决,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浸满了艰辛的泪水和奋斗的汗水。漫漫考研路,她用意志和自信战胜了疲惫和劳累。

用自信打开另一扇门

然而,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回报。考研结果出来后,并没有金榜题名的喜悦,有的只是一张空空的成绩单和失败后的失落感——她落榜了。

面对措手不及的打击,李妙磊在第一时间劝自己接受了现实,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的她认为,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门一定会打开。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和对自己能力的综合权衡,李妙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选择申请英国和香港的几所“英语名校”。

当时,她已经在几千人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济南某中学教师面试复试阶段,可一心要考研的她放弃了就业。

报考“英语名校”,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有优异的英语成绩。李妙磊对语言有着较强的理解和驾驭能力,不光文笔一流棒,英语说得也是让大家赞不绝口。凭借自己良好的英语功底,她在初入大学时就分在了A班。这对她来说,是肯定和支持,更是督促和鞭策。李妙磊告诉笔者,她平时只看原版英文电影,只听原声英文歌曲,这对学习英语很有帮助。凭借着对英语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李妙磊在大二上学期就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实力。可能连李妙磊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平常再渺小不过的一件事——坚持学习英语——竟然给自己带来了如此大的收益。

由于国外和香港的教育体制与中国内地不同,在内地考研只需要通过初试成绩来决定是否有复试的资格。对于国外和香港的大学申请者没有初试环节,而是首先提交书面申请,校方再根据申请者大学四年的综合表现来确定其是否有复试资格。对申请者不仅在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平时成绩尤为重要。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的李妙磊,专业课多次满分,平时成绩均在85分以上,这又给她增添了几分自信。面对申请材料中近似苛刻、繁琐的要求,李妙磊没有皱一下眉头,始终在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李妙磊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网页上扑天盖地的英文。从网上申请到个人简历,从个人陈述到推荐信件,这些材料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寄给学校。从自己的家庭地址到获奖证书,再到自己曾经做过的SRT计划和数学建模等专业领域,李妙磊都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进行了一字一句的翻译,不懂的地方她就请教别人,繁琐复杂的申请材料就在她不断地摸索和坚持中准备齐全。“整整几十天没有见过一个汉字,说实话,这样的日子很难熬。每一次想放弃的时候,我就想想自己的未来。”

其实,真正的考验还不仅仅是准备资料的繁琐和艰辛,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别人怀疑的眼光。甚至有人这样暗示过她:外国人只知道中国三个地方——北京、上海和广州,只知道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甚至也有老师委婉地说道:“李妙磊,假如你真的成功了,我一定会把你的成功经验介绍给你的学弟学妹们。”面对这些质疑,李妙磊只是一味地埋头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准备材料,准备面试……

毅力、实力和自信让她最终走向成功

接到面试电话的那一刻李妙磊是紧张的,也是激动和兴奋的。她明白,面对这几所注重能力的大学,除了优异的平时成绩外,在面试中的表现也是至关重要。面对考官的提问,她沉着冷静,机灵应对,把自己平日里苦练的口语水平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在回答考官最后一个“Do you have some questions?”(你还有问题吗?)的问题时,李妙磊毫不犹豫地回答:“When can I have my offer?”(我什么时候能拿到录取通知?)简单有力的反问将她的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三张梦寐以求的通知书递到了她的手中。

在“十一”假期与笔者的交流中,她说香港理工大学是全英文授课,所有的作业及考试试卷都是英文的。学校里有很多外国学生,刚开始她还不敢和外国人交谈,然而总是喜欢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李妙磊现在已经和很多外国同学成为了好朋友。李妙磊还想通过笔者告诉学弟学妹们首先要学好英语,要把学习英语当做一种兴趣和享受。其次要学好数学,良好的数学基础对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从数学系里走出去的她深有体会,在香港理工大学老师讲数学方面的知识时给其他同学讲需要一节课,而李妙磊只需几分钟的学习就能自己搞定。亲切的话语中流露出李妙磊作为学姐对学弟学妹们的关爱之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