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一,中共预备党员,山东淄博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对外汉语0702班学生。现担任,泉城学院对外汉语0702班班长;泉城学院学生会副主席。2007年度荣获泉城学院“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获学院一等奖学金。2008年度荣获泉城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获学院一等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2009年参加前程无忧公司举办的第三届大学生暑期职场训练营活动获得济南赛区第一名,拿到了上海暑期职场训练营的通行证;在2009年上半年的CET-4考试中,以603的高分夺得学院非英语专业最高分。
其实,每个优秀的学生都有令别人羡慕的光环,都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厚厚的一叠证书。但是,他们的荣誉后面,是自己艰辛的历程……
“我的成绩的取得,也仅仅是比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多做了些工作,比工作优秀的同学成绩好一点。”
当我拨通袁一的电话时,是晚上7点钟了,可是电话另一头的袁一却说自己刚从自习室回到宿舍,正在吃饭。这不禁让我对她充满了一份敬意。我们开始仅仅是聊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当我问起她所获得的荣誉时,她很自信地说:“我认为我所有的荣誉是跟学习成绩密不可分的。”“作为‘优秀学生’,如果连学习成绩都保证不了,只有工作好也不能算是优秀的。”这是她对自己“省级优秀学生”这一奖项的定位。袁一非常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在平时打好基础,到了考试就不会手忙脚乱,就可以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当问到她是如何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时,她说:“工作很多,也很忙。但是我所做的就是在工作的时候努力工作,提高办事效率,不拖泥带水。学习的时候用心学习,不夹杂任何干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两者分开界限。”“我的成绩的取得,也仅仅是比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多做了些工作,比工作优秀的同学成绩好一点。”学习和工作关系的正确处理,让她在做事的时候有计划性,时间的分配也比较合理。
“舞台越大,就叫我越是觉得自己渺小,我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
通过参加“前程无忧实习2009”这一比赛,让她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有了忧患意识。她说,我需要改善和提高的东西还有很多,毕竟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我的专业课程拿高分,而是一个人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她在提到和社会沟通、接触的问题上时,她说“我们每个人都应重新思考自我定位,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特别是参加了这个比赛以后,她回忆说:“在济南地区的时候,我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更多的是想着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而当我晋级以后,我面对那些来自北京、上海大城市的学生时,听他们侃侃而谈,我觉得自己欠缺的还很多。对于那些年龄大的学生,我觉得他们的社会阅历很丰富,我的实习经验实在少的可怜。而面对那些年龄比我小的学生时,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想法很多,远远胜于我。可能我在学院里还算是佼佼者,但是放到大舞台上,特别是面对一些来自大城市,有着丰富阅历的学生时,我的沟通和交流能力都与他们有一定的距离,我觉得我很渺小,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
“要积极地参加志愿活动,奉献自己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兴趣”
除了工作和学习,她的兴趣广泛,爱好繁多。她喜欢自己的专业,从小就培养了读书、写作、朗诵等兴趣爱好。她平时喜欢读一些文学性强、思想内涵深刻的书籍和散文,从中体会那些耐人寻味的思想,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外,她还积极参加一些志愿活动。在5·12地震以后,她参加“与灾区小朋友一起过六一”、“十一届全运会城市志愿者”等公益志愿活动,也因此被评为“济南大学优秀志愿者”。她认为,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奉献社会、为他人尽义务的一种方式。我们真正的去做好志愿活动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回馈社会,真正的为他人奉献。
“英语最重要的是需要认真总结,做题只是一方面。”
袁一作为泉城学院非英语专业CET-4最高分,我也问到她的学习方法,但是她的回答让我惊讶。她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不喜欢,什么方法都没有用,什么题你都不愿意去做、去想。”她很诚恳地说:“再好的方法都不如自己总结一套方法。总是效仿一些所谓的方法而失去自己的习惯是不好的。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地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不管怎么样,就算是规律性的背单词或者练听力都是有用的。”经过了解,袁一没有沉溺于做大量的模拟题,而是以四级词汇为基础,认真练习最近五年的真题,每做一套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归纳。“在快速阅读时,就要从阅读材料中总结技巧,最重要的是忠实原文,把一些细节弄明白就可以了。”
问起她今后的打算时,她说:“我不想把太多的精力放到公务员考试上,我还是想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潜心研究本专业的知识。”袁一就是这样一个坚持自己,有着明确规划的人。虽然她的身上有很多的荣誉,但她在平时生活中,总以一种平和谦虚的心态对待别人,对待生活。让我们衷心祝愿她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