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法学院社工系2009届毕业生张璇同学考取北大研究生的喜讯如约而至,张璇以考研成绩352分位居北大社会学考研生第八名。在见到张璇前,笔者曾想:能够选择考北大并且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的将是怎样的一个女生?安静?沉稳?我猜测着……敲门进来的陌生女孩,第一眼,就给人以开朗的感觉。张璇向笔者谈起成功桂冠背后的故事。
执着地追梦,淡泊的女生
张璇高中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高考英语、数学都考了140多分。一踏入大学,张璇就为自己制定了长远的目标:考取人大的研究生。她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该做的事提前完成,为考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与老师谈心时,老师考虑到张璇平时的表现,建议她考北大,周围同学的鼓励更坚定了她冲刺北大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张璇充满自信地告诉自己:就考北大!这个目标定下来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张璇谈到,很多同学对北大抱有畏惧心理,自己还没有尝试过,就把自己打败了。“我们都是平等的,别人行,为何我们不行?”北大这个目标一直在支撑着她,朋友说她“跟疯了一样地追求北大”。这份内在的动力,使她不言放弃,最终冲到了终点线。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张璇建议学弟学妹,在确定考研目标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给自己一个飞翔的高平台,深入发掘自己的潜能。一旦确定目标,就不要朝令夕改,这样很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步伐。选择了方向,就要铺下身子踏实去走。必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这句座右铭陪伴着张璇一路走来。
很多同学常常在考研和就业之间徘徊不定,张璇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关键看你如何选择,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知识积淀还未达到你理想的状态,而且你觉得自己比较适合搞研究,那就去考研。“要及早做决定,慎重的同时也要坚守,很多同学一直犹豫不决,到大四上学期才决定考研,那时候已经有点晚了,跟别人相比,你已经落下很多。”路不同,但殊途同归,大家都是在为成功而奋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要选准未来方向,不可盲目跟风考研。
这个乐观执着的女孩喜欢读哲学,尤为喜欢老子。“最推崇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哲学给了她淡泊的心境,对人生的波折看得开,不会苛求自己,顺其自然。所以考前她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没有给自己过多压力,“我觉得考研中全力以赴就好,太多的精神负担不仅会徒增烦恼,影响复习效率,甚至会摧垮自己。当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成功自然水到渠成。”谈到这些,张璇显得很平静。
淡泊让张璇一路微笑着走来,执着让她在考研这场马拉松比赛中成功到达终点站。“空有梦想,而缺乏执着,追梦过程中的挫折很容易挫败你,使你产生放弃的想法。而考研考验的其实就是你的毅力,看谁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正如名人所言,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锲而舍之,朽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为到达成功的彼岸,一定要学会执着。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哈佛大学有条训言: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的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机遇,永远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张璇告诉笔者,北大考研的两门专业课共有22本书,每本达800多页。北大考的知识点比较细,所以如何细致扎实地掌握知识是制胜的关键。“我从大三下学期4月份开始准备,一本一本的看,第一遍务必要仔细,而且要边看边做笔记,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到暑假之前,张璇把北大考研所有的资料都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框架结构基本成形。暑假回家待了10天后,张璇回来继续回顾课本,“核心课程基本上复习了十遍,对于扩充知识面的资料复习了七八遍,复习的速度一遍一遍加快,总之复习是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张璇说她复习充分后基本不带课本,只带一沓白纸,自我回顾,默写知识点,再与课本对照,查漏补缺。考研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
张璇建议大家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实行下去,但不要苛求自己百分之百完成,“如果你能完成百分之八十就很了不起了,事实上大多数人甚至连一半都做不到。”张璇常与已经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往届毕业生联系,汲取他们考研的经验,听取他们的建议,保持考研信息的畅通。
对于很多考研人来说,英语是一道坎。北大的考研线是50分,张璇考了68分。英语底子不错的她,一直都没有放松对英语的学习,“我一直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其实英语课本是一本很不错的复习资料,从单词、阅读到听力、写作,包括了所有的考点,要学会利用课本。”张璇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考研词汇背了三遍,并把重点和不熟悉的单词记下来,相似单词加以比较,常考单词进行汇总,常翻常看,强化记忆,在考前又把词汇回顾了两遍,并做了440多篇阅读理解。“不要单纯地为做题而做题,要常思考,常总结”,谈到作文,张璇推荐新概念英语二三册,不仅要特别关注出彩的句子和短语,更要学会分析句子结构,这样既提高了作文水平,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谈到这里,张璇想告诉学弟学妹,学英语不要只追求英语四级过线,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去掌握,因为不仅考研需要英语,而且现在求职时,很多好的单位都对英语要求比较高。“不要觉得考研就业离你们还很远,时不我待,要早起步,早准备。”谈到考试过程的心得时,张璇告诉笔者,“做完不一定拿到高分,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要注重答题细节,“不要忽视细节,它最能锻炼人”。细节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维和做事的方式,会渗透到学习、做人的各方面。
“考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考前突击论,张璇这样评价。考研需要一种长期的积淀。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因人而异,但付出的努力必须和目标是等价的。“考研需要你坐得住,对我来说,自习室里遨游知识海洋的那种感觉,不是一种煎熬,而是一种享受。”
张璇提到研友对考研成功的重要性,“考研的9个月,如果是一个人在走,会很难坚持下来。而有了并肩作战的研友一起走,相互开导、加油、监督,你会觉得很幸福”。即使是跟你报考同一所院校的研友,大家也是盟友,而不是敌人。“我们经常资料共享,因为我们共同的对手在外面。”有了他们陪伴,这一程,让你不孤单。“也许很多年后你会忘记同在一起生活过的同学,但你永远不会忘记陪你受苦的研友。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值得你回忆一辈子”,张璇感言。
罗素说:“幸福只存在于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一容万千云海,居而不傲;一携万千生机,优而不骄。笔者祝福这位疯狂的追梦者,在北大燕园里自由翱翔,越飞越高;同时也希望考研人能从中有所启发,助其一臂之力,愿所有同学有所启迪,为成功而劳作,为梦想而启程。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