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用激情燃烧课堂的每一分钟——访我校经济学院青年教学能手于海燕老师

2015/09/11 济大新闻网 点击:[]

她,娴雅淑静、睿智聪颖;她,平易近人、亲和力强;她,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用行动作表率。她就是我校经济学院2014年“青年教学能手”获得者于海燕老师。于老师曾多次参与省市级教研科研项目,在各类报刊、网站发表优秀论文二十余篇,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四十余篇,积极参加校外的实习基地合作以及学院的实训实验室的培训,为今后带队学生进行实训工作做好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于老师还参加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暨实践教学创新研讨班,并获结业证书。于老师全身心地致力于经济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取得了很多成果。于老师工作负责、任劳任怨,教育细致耐心,是同学们公认的好老师。

激情满怀 无私奉献

于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于老师说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心中根深蒂固。那时,便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读研期间,她的导师为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资深教授,治学严谨,每件事都做得相当认真,成为了于老师心中神圣的榜样。研究生毕业后,于老师梦想成真,成为一名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于老师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那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

于海燕老师2003年9月参加工作。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她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她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她是黑夜中的启明星,带领学生们走向光明;是海边上的灯塔,让学生们不会迷失方向;是沙漠中的绿洲,缓解学生们对知识的饥渴。于老师把自己最青春的年华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学生们都说她是自己最尊敬、最可爱的人!

在谈及教学之路时,于老师说自己一路走来平平淡淡的,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虽也遇到过起伏波折,却总能坦然面对。老师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民教师,不足以被采访,其实被评上“青年教学能手”也是自己的意料之外。听闻如此谦虚之言,我们深受感动。一位至真的人,给予了学生最真诚的引导和关怀,我为老师的传道授业而感激,为老师的润物无声而感动!

通过与于老师的交谈,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率真豁达,乐观无忧的天性。她的笑容总是让人联想到冬日的暖阳,听着她的话语,如沐春风。在谈及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时候,于老师提到爱因斯坦的名言: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索取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了什么。这一直是于老师的信念支撑。她说快乐充实的人生才最有价值和意义,才值得人永久怀念。只有真正地努力了,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人生不留遗憾。而只有真正地为别人做了贡献,人生才算充实。于老师真的是用亲身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

课堂,激情燃烧的“show time”

于老师说,在她看来,三尺讲台和模特走秀的T台一样,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将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呈现给学生。“教书育人,重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熏陶学生,对于我而言,每节课都是一场自我展示,我努力让自己的形象深深地烙入学生心中。”

于老师有个习惯,每次上课一定会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课前五分钟是非常宝贵的。我用这五分钟酝酿出最佳的课堂氛围,它是整堂课起、承、转、合的基础所在。”于海燕老师的课件,很精致,讲课也很有意思。案例教学配合多媒体教学是于海燕讲课的特色。她的教学内容生动丰富,看似简单的一张PPT课件,制作起来往往要耗费很多时间,细到一根线条一个箭头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都进行了精心地设计。她的头脑就像一池深不见底的泉水,汩汩往外涌出各类有趣故事。一节课的时间,虽然有时只讲了很少几张PPT的内容,但是在于海燕列出来的知识框架基础上,更多的结合了当前的社会热点新闻,信手拈来的事例层出不穷,课堂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于海燕的课堂里,没有学生逃课的记录。有事不能到课的同学,哪怕是迟到几分钟,都会事先自觉向她请假。学生们表示:上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们不愿意落课。当听课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时,自然无人逃课。

“老师讲课,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素养是靠长期的积累得来的。”这是她从教10多年来的体会和心得,“一个老师,上好一堂课容易,上好一门课也不难,但要多少年如一日地上好每一门课才是最难做到的。”教学的漫漫长路上,于海燕一直在用心行走着。

“上课需要激情,一个人要时刻保持激情是很累的,但是我要求自己至少保证一堂课的每分钟都是充满激情的。我要用我的激情去打动我的学生。”于海燕非常动情地说。

于海燕老师眼里的课堂并不是一个单纯灌输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育人的场所。“一个好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不可或缺的。讲课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东西,因为书本知识以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可以自学。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平台,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知识、观察生活、感悟人生、认知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科学方法、价值观念等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影响学生。”

“于老师的课我从来没缺席过,我们没有人去拷课件,都是自觉地认认真真做好笔记,还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大学本科期间我从来没遇到过这么认真、负责的老师。”于海燕教的一名学子感慨道。我想这也是为何同学们如此喜欢于老师的关键所在。

教学相长,师生情似朋友情

性格开朗外向,关心学生日常生活,课余经常和学生一块聊天,这都是于海燕老师的行为风格,正是这风格让她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认为,老师与学生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老师比学生先了解到知识,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也能提出比老师高明的见解,我希望我们的关系不仅是师生关系,还是朋友关系。”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成长便是于海燕对自己的要求。“教学相长并非空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每个小小的细节都让我铭记于心。”每当累了的时候,于海燕就打开学生的邮件,体味其中浓浓的师生情,一切的苦、一切的累随之烟消云散,无论何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她阳光灿烂的样子。

谈起人生追求和对学生的希望,于老师说:“没有健全的人格操守,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是一个无能的人;没有持久的学习力,必将是落伍于时代的人;没有真挚的亲和力,必将是典型的孤家寡人!所以,我经常与学生共勉,要求自己不断完善人格魅力,锤炼业务能力,提升学习力,增强亲和力,争取能够做到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以精湛的业务能力服务人,以持久的学习力塑造人,以真挚的亲和力团结人!”

师爱是一首诗,是写在纸上,更是写在心底。她一直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求知的脸。看着学生们从最初的懵懂不知到三年后的有所成就,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如此平凡,却处处诠释着伟大。

我有时曾想过,正是因为有了老师,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老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老师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也肩负着民族的昌盛与历史的重任。相信于海燕老师在这个岗位上将会继续散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为我们济大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