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是迷恋他人的事业——访土木建筑学院付英老师

2014/09/13 济大新闻网 点击:[]

当笔者得知要采访土木建筑学院的付英老师时,心中立即产生了莫名的紧张和期盼。在2012年5月,时值土木建筑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接受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笔者作为学生记者有幸参与到其中,就了解到时任土木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系主任的付英老师带领全系老师积极准备专业评估的相关事宜,为专业评估尽其所能。笔者的同学对付英老师的课也是赞不绝口,这更让笔者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这位老师,与她一起品尝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酸甜苦辣、感受在学校里体会到的人情温暖。

教学科研两手抓

当笔者如约走进付英老师办公室后,付老师便放下手上的工作,热情地向笔者分享她这些年工作中的轶事和感动。付老师是锡伯族人,同时也是一名民革党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继续在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后流动站进修,于2011年出站,同时作为山东省优秀骨干教师去美国访学半年。从2008年至2014年初,付英老师先后担任土木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主任和专业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授本科生《水工艺设备基础》、《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和研究生的《专业外语》、《信息与文献检索》、《学科前沿》等课程。在讲授《水工艺设备基础》这门课时,付老师尝试着双语教学,对2010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基本采用50-60%的英语授课,考核全部采用英语试卷。“要做到英语授课,备课很关键,我几乎提前一年备课,包括网络课程及课件制作。还有英语教授时充分考虑本科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专业性质,课堂上我尽量反复运用几个句型,让同学们熟悉一些专业词汇,期望能尽量提高其专业英语的表达水平。”付老师说。

付老师还承担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济南大学重点教研项目等6项。其中重点教研项目“基于大类招生之给水排水专业‘4-1’心灵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建设”,历时三年,付老师带领全系教师切切实实地开展本科生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同时,付老师还以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的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并且整理成果,让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付老师先后指导的SRT项目涉及的学生人数20余人。悉心的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付老师获得济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以及济南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等多项奖励。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作为指导教师参加大赛获得第六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第六届“挑战杯”济南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校级特等奖等奖项。

在科研上付老师始终致力于水及废水的物化处理理论与技术、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应用技术的研究。2010年付老师建立起市政工程学科第一个科研机构“济南大学水处理技术研究所”,任负责人;她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主持人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山东大学博士后项目、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以及校企联合项目等多项,其中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并且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付老师还和笔者分享了她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2007年5月我受邀前往斯洛文尼亚参加第12届歌德堡化学水处理会议,并做30分钟发言,值得自豪的是,我是中国第一位参加该会议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欣喜但更多的是挫折。在读博士的时候,付老师曾经针对课题带着师妹师弟一起做了三个月的实验,最后却发现路途不通,三个月的努力均付之东流,出现这样的状况大家都很着急,在回家休息重新整理思路后,付老师继续带领大家前行。

付老师在科研中一直坚信四点:第一要怀疑,不要对任何事情都认为理所当然,要问为什么;第二要信任,信任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可能性的;第三要渴望,渴望自己的思路得到实验的证实;第四要精确,用精确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付老师坦言,这些年的科研道路充满了艰辛与苦恼,但是取得的一些成果使自己略感安慰。在科研的道路上,她坚信只要肯去为目标奋斗,收获绝对远远大于付出!而对于今后的科研思路,付老师则认为科研方向要明确、科研课题针对性要强,科研成果质量要高。

清苦淡泊无怨悔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尤其是作为济南大学的教师,付老师说她自己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负的责任。自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有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执教16年来,尽管三尺讲台,清苦淡泊,但付老师却和所有老师一样无怨无悔,默默耕耘。

付老师认为,作为大学老师,必须具有“爱”的思想:“从我2007年来济南大学的那一天开始,就真心地爱上了这个学校,以前读书时,由于年轻,不懂得爱学校,有时甚至说几句抱怨学校的话,但是对于济南大学,我真心地全身心地爱上了这个学校。说不清楚为什么,对于学校的每一棵树、每一栋房,甚至是我刚来住过的条件不怎么好的松竹园,我都倾注了非常深的感情,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去松竹园看看。”其次,付老师觉得要爱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付老师说到现在我这个年龄,看走在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像在看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对于学生的感情应该达到可以用“爱”这个词来描述的程度,这才可以。对于自己的孩子,你会无怨无悔的付出,那么对于学生,也应该是无怨无悔的倾注。付老师不仅是这么说,在行动上也做到了对学生无尽的付出。由于周末付老师都要返回德州的家中,她与研究生相处的时间就相对少些,但她还是会采取电话或网络工具等时刻跟踪研究生的实验进程,并且要求研究生不定时将实验现象、数据或实验进程的照片或视频讲给她或发给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学生共同处理。她说,通过这种方式,感觉自己就是在和研究生一起做实验,也能一直了解他们做实验的情况。

学生也给了付老师很多感动,有一次付老师在学院的台阶上摔了一个大跟头,当时疼痛得几乎站不起来,后面有两个学生立刻扶起付老师,要把她送到办公室。“这样的事情出现在社会上,可能由于人们之间有顾虑,没人会扶你,但是在校园里会时有发生,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其实是一种亲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信任彼此的关系。就在前几天,我坐校内电瓶车急着去行政楼办事,钱包里没有零钱,系统当时也不能刷卡,有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给我出了钱,且说什么也不留姓名。”付老师说,“对待学生,像父母一样的心情,学生迟早是能够体会到的。老师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我记得一个教学大师说过‘教育是迷恋他人的事业’,这种迷恋我认为用父母对孩子的迷恋来比较恰当,我对自己的研究生总有一种母性的感觉,真的觉得每个研究生都很可爱,看到他们的笑或忧,我每次都会有一种异样的情感。”

付老师还认为作为大学老师,应该具有“吃苦”的精神。针对社会上认为的“大学老师很自由,一年也上不了多少课”的言论,付老师进行了反驳。她说“其实大学老师根本没有假期,就我个人来说,工作贯穿着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而且这些工作都是自己给自己安排的,课程的准备、教研项目的思考和研究、科研前沿的跟踪、科学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教研与科研成果的总结与发表,等等。所以大学老师需要具有极强的‘慎独’精神,这种精神是很‘吃苦’的,而这种‘吃苦’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这种不怕‘吃苦’的思想,才能够完美地实现你对学校对学生的爱。”

对于即将入学的新生,付老师也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要转变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第二是要学会独立,不仅是学习上,在生活上也要做到。笔者认为,如果做好这两点,新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都会很快适应,并拥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最后,笔者衷心地祝愿付英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