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老师,毕业于山东大学,工学博士 ,校聘A5岗副教授,济南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副主任,材料物理专业方向带头人。现在王艳老师的研究领域为金属玻璃,准晶,纳米晶及非晶基复合材料。目前她承担着研究生课程《金属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非晶态材料学》和本科生课程《固体物理学》、《材料物理》、《金属学与热处理》等教学工作,指导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并指导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项目一项,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得一种碳化钛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一种整体连续纳米多孔铜的制备方法等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参与编写教材著作《铸造铝、镁合金》和《铸造锌、铜合金》。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CrystEngComm,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作为一位优秀的工科女大学教师,散发着美丽干练的气质,实验室课堂上的她严谨踏实,生活上的她热爱运动,幽默风趣,与学生融入的很好,点点滴滴为我们诠释着新时代济南大学女大学教师的熠熠风采。
一、科研之路,体现人生价值
大四毕业那年,年轻出色的王艳老师依据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被《金属学报》(SCI收录)和《复合材料学报》(EI收录)录用。“要么不去做,要么就做到最好”,这是王老师的做事方式。就是这样的做事方式,一直伴随着王老师,她将这样兢兢业业的认真态度,贯穿在科研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辛苦的汗水浇灌后,王老师也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获得第九届济南市青年科技奖表彰。
作为材料学院材料系副主任,她坚守职责,全心全意的为教研室、系和学院服务,在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省级教学项目申报与鉴定及博士点申报中做了大量工作。
二、亲力亲为,践行为师之道
她一直认为,科研环境,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王老师也一直为改善学生的科研环境做工作。对于许多昂贵的实验材料,王老师从来不吝惜,想尽方法为学生服务,为更好的实验服务。课堂上的王老师是一位容易让学生获益匪浅的良师益友,她认真备课,精心制备授课课件,制备的《固体物理学》课件,获得2010年“济南精品课件”,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好评。她主讲的所有课程均通过课程达标,其中《材料物理》课程被评为济南大学优质课程。
王艳老师帮助学生科研实验,严格要求,许多都亲力亲为,观察学生做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并且给予耐心的帮助和指导。她一直告诉学生,我们就是温暖的一家人,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她鼓励学生经常跟自己进行学习生活上的交流,开心的进行学习实验。她的学生也以王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正是这样的高标准和温暖的“一家人”氛围,她指导出多名校优秀论文和院级优秀论文,她的学生许多考到名校的研究生、博士生。
三、斑斓多姿,精致业余生活
“严谨认真,漂亮大方,干练精致,时尚幽默”,这是王艳老师的同事及学生对她的印象。就是这样,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之道,她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有滋有味并且井然有序,更加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中。
一个有着运动习惯的人也会是健康积极向上的,王老师热爱生活热爱运动,她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女教工的文体活动以身作则,积极协调,担任历届的女教工排球队队长,对工作尽心尽责。在每年运动会上,体育场上总会发现她活力无限的身影,她是教工运动会400和100米接力赛主力队员,羽毛球是更是王艳老师的长项。
“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会更精彩的生活”,王艳老师的这句话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一位高校工科女老师是在用心去生活。她会把生活和工作处理的很好,会保留自己独处的时间,抱着大米花看电影的时间,和好朋友在咖啡馆享受一个下午的时光,和家人温馨相处的时间,会煮一壶让朋友啧啧称道的咖啡······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王艳老师对待工作生活凡事尽心尽力,科研教学的出色表现,业余生活的精致多彩,作为一位美丽的优秀女教师,她用一支用心做的画笔描绘了一路灿烂的风景图。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