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机械学院优秀女性——王慧

2013/04/01 机械学院工会 点击:[]

王慧,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90年开始从事高校教学工作,2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高校教授,在教学科研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始终坚持用爱心教书育人、用专心从事教学工作、用恒心从事科学研究,赢得了学生的满意,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二十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岗位,曾担任机械工程学院制图教研室主任、机械制造系主任16载,多年来为机械制造专业方向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和努力。自2005年以来曾先后被聘为济南大学重点岗、A5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机电装备设计、仿真与制造、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工程等。现为省级精品课程—“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主持人,曾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济南大学优秀教学奖(济南大学教学名师),首届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济南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7项,企业委托项目多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发表论文50余篇,有10余篇论文被EI收录,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登记多项。

教学过程严谨与和蔼并举,教学研究孜孜以求

王老师自1990年任教伊始,始终保持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到的教学风格。她坚持以精细的准备、精湛的技艺和充沛的激情,在三尺讲台完成每堂课的教授,以优良严谨的教风感染和带动每一位学子。王老师常说教学各环节当严则严,必须把好每个关口,课下当戏则戏,尽量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对学生关于专业、就业、考研等问题循循善诱进行引导。正是王老师这种严谨认真与和蔼可亲并举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王老师对教学的热爱与执着还反映在她对教学孜孜不倦地研究上。她带领机械制造系10余名教师成功申报了学校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课程群建设”项目,该课程群涵盖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方向的4门技术基础课程,她有计划地规划建设群内课程,使“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于2009年获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实现了机械学院省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同时有两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

作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她进一步积极参与并指导学院内省级精品课程群的建设,共享课程建设资源,以实现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课程群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机械学院同时有4门课程获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潜心科研努力进取,不言放弃持之以恒

王老师作为学院学术骨干努力致力于机电装备设计、仿真与制造、制造过程质量检测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新型液压控制自驱动式牵引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型机床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以及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制造过程产能柔性与多质量特性控制耦合机理研究”,等7项科研项目,同时开展与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目前她带领的团队与企业合作的大型项目“环保型钢丝绳自动清洗检测保养线设计与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历了寒冷的车间安装与调试,进入了后期的试生产阶段。天道酬勤,多年来她的那份执着与努力先后获得多项科研资助以及与企业合作课题,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校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王老师在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王老师与课题组老师结合其主持的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组成了10人“三维创新设计小组”,其作品“自行走式牵引机三维设计”获得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自驱动式牵引机三维设计与仿真”获得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设计一等奖,“多功能面食机”获得山东省机电产品大赛二等奖,“便携式绿色环保小家电”获得山东省机电产品大赛三等奖。她培养的本科生多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张毅同学的“自行走式牵引机驾驶室三维设计”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设计,并先后有2位研究生获得济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和研究生创新论坛一等奖。

一个人普通而平凡地生活容易,但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地做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所谓“千秋基石,起于垒土”,王慧老师做为济南大学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教师代表中的一员,用她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学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