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一员;她常挂在脸上的微笑总让人如沐春风;她朴实无华,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就是经济学院的黄英老师。“甘做园丁,催三春桃李建百年大业;愿为人梯,育一代英才立千秋功德”这一诗句正是对黄英老师二十多年来的勤恳工作的最好写照。
——题记
治学严谨 倾心科研
黄英老师自1985年至今,一直从事经济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0年被评为教授,曾担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济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主任等职。2006年黄英老师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一年;2009年获济南大学友好学校-英国格拉斯哥苏格兰大学商学院的博士奖学金。
黄英老师学识渊博,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方面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近年来,黄英老师主编及参编专著4余部并且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7篇,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山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黄英老师所获得的这些成果和荣誉,正是她平时点点滴滴汗水的见证。
尽管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当谈及她获得过的荣誉时,黄英老师说:“我只是想做好学术工作,荣誉都只是过眼云烟。”她那波澜不惊的淡然令人由衷敬佩。正是如此平和的心态使得黄英老师并没有被以往的荣誉迷住了双眼,她依然一丝不苟地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在交流中,我们得知,黄英老师十分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和当前的经济政策以及最前沿的经济动向。与此同时,黄英老师还借助网络这个强大的新兴媒体,关注诸如中国社会科学网之类的科研网站,并且经常在财经论坛上与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交流学术成果以及教学经验,更新知识,充实提高自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学者,黄英老师也十分注重实际考察,如考察、走访、调研并探讨城市与区域经济运行相关问题,了解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背景,而这些难能可贵的经历也成为黄英老师日后进行科研最新鲜、最真实的素材来源。
言传身教 勤恳育人
作为学院里的传道授业者,黄英老师主讲本科《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区域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等课程。
在课堂上,黄老师并非单纯地给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更多的时候是理论联系实际,用一些贴近生活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解。黄英老师的课生动形象,信息丰富完备,备受同学们的欢迎。每当黄老师上课时,教室都是座无虚席,这是学生们对黄英老师教学肯定的最好证据。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九月,高考过后,又将有大批学子步入大学殿堂,汲取新知。选择大学专业是每一位同学在进入大学前必须面临的问题,黄英老师结合身边学生的一些实例对我们说,选择专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有些同学在选专业时比较倾向于所谓的热门专业,盲目跟风,忽略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结果在大学潦草度日,毕业时一事无成,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当我们谈及大部分同学选择热门专业的原因是认为毕业之后好就业时,黄英老师尖锐地指出,越是热门专业,竞争就越激烈,脱颖而出的几率就越小,相反,如果选择那些相对不是很热门的专业,而自己又感兴趣,只要尽全力,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此,黄英老师告诫我们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会成就我们的一生,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胆识与魄力。
近年来,诚信缺失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而校园内部考试作弊之风也是越演越烈,针对此现象,黄英老师说,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要做到表里如一。诚信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将来成功的关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诚信都应当作为我们决策的准绳。
在当今的校园内,我们可以在自习室看到大家孜孜不倦学习的身影,也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因缺乏目标而茫然的身影;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在各种校园活动中绽放光芒,也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因恋爱而荒废学业,当越来越多的同学因快节奏的社会氛围而变得浮躁,作为在校园内生活颇久的资深老师, 黄英老师引导我们沉稳度日,她强调每位同学都应当安下心来做好知识储备工作,用知识来武装大脑,只有这样,才能在机遇出现时给自己展露才华的机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少年强则国强,每位同学都应当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黄英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可见一斑。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与黄英老师的交流虽然短暂,却轻松愉快,这不仅让我们对黄英老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使我们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黄英老师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而我们也会勇敢地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