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严于律己 兢兢业业——访我校第五届“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吴兰飞老师

2012/10/12 济南大学报 点击:[]

她,不骄不傲,喜欢默默无闻;她,任劳任怨,喜欢脚踏实地;她,治学严谨,喜欢实事求是。她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她就是我校第五届“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吴兰飞老师。

吴兰飞老师现任我校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副主任,连任三届校教学督导员,校妇委会委员。2008年获得“济南大学师德标兵”和“济南大学优秀教师”的称号,2011年被评为济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获得“本科教学贡献奖”,作为会计系主要负责人,她还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是什么让吴老师始终坚持自己的准则,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在与吴老师以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治学严谨 一丝不苟

吴老师一直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必须求真务实,要有一种寻求真知、探求真理的精神;有一种自强不息、不断创新的精神;有一种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做实事、不夸张、不浮躁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听过吴老师讲课的同学都记得吴老师那句话“选择会计专业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这句话我和你们共勉”。吴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吴老师治学严谨、严格要求自己,对待每一门课程都一丝不苟,每次课上的课件、教案都要反复修改、研读,并经常与其他老师探讨,力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吴老师常说“学生的前途就是学校的前途,学生的认可就是教师最大的荣誉。”她也是这样做的,除了担任教学任务外,吴老师还常年担任班主任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入学成绩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群体、分层次的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吴老师十分注重班级的学习风气,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学习仍然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吴老师所带班级班风严谨,班委团结一致,班内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热情高涨。专升本的升学率和研究生的录研率在管理学院名列前茅,班级工作得到院领导的肯定。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先进班集体”称号,吴老师也因为出色的工作多次被评为济南大学“优秀班主任”。

学生们对吴老师的治学严谨更是深有体会。说起吴老师,学生是“既怕又爱”,“怕”吴老师,是因为她从不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半点含糊,在交流过程中,小刘同学对吴老师的一句话记忆深刻:“会计工作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必须要抓得严,让他们在学生阶段就养成严谨细致、踏实朴实的作风。”吴老师上课时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是“做事要重过程,不要只重结果,因为过程好结果一定好,学习也是如此”。吴老师讲授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这门课程难度非常大,需要融合很多专业课的知识,吴老师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给学生尽心细致地讲解,每一节课都争取让学生们拾回很多“忘记”的专业知识。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吴老师上课所用的例题几乎都是精心挑选的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在单科通过率仅为10%左右的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会计系的考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会计”和“审计”均有同学超过70分。吴老师授课班级的学生都养成了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每一次实习的好习惯。

严师出高徒,正是由于这种雷厉风行的性格,学生更“爱”吴老师,她的课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到课率,学生评教成绩两年均为优秀。因为她的课富有吸引力,枯燥难学的会计学知识在她生动的案例中变得浅显易懂,学生从喜欢听她的课到理解了这个专业,爱上了这个专业。

工作热情 勇于创新

作为分管教学科研的副主任,吴兰飞老师总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中。她尊重每一位老师的劳动,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人格,鼓励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勇挑重担,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尤其是在我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准备阶段,哪一位老师教案没写好,哪一位老师的上课还存在问题,她从不因为自己任务重、责任大而置之不管,而是与他们和风细雨般的谈心和沟通,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引导他们。生活上关心、教学上指导、学术上支持、工作上提携,久而久之,她和系里的老师们成了知己,营造了和谐氛围,构建了和谐团队。这就是吴兰飞老师的变管理为服务的工作理念。

她不断充实自我,除了编写多部教材以外,还参与了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调查研究、《审计学》实施案例研究性教学研究、基于“三位一体”创新理念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等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她积极配合院系领导的各项工作,会计系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会计系目前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的教师10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教师5人,校级优秀教师5人。近几年会计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教研项目20余项;主持、参与国际社科、省部级和校级科研、教研项目多项,获奖多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会计系于2007年获得山东省“巾帼建功文明岗”称号。

此外,吴老师还参加了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她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学校的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中,她不仅承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还经常放弃节假日,积极主动协助学院完成各项评估准备工作,有时加班到深夜,第二天依旧精神饱满。作为副主任和教学督导,她经常深入课堂认真听课,对待其他老师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互促共进、改进教学;严格把关,使会计系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院的一致好评。她常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体现在我们对学问的追求和探索之中,如果我们浑浑噩噩、浅薄浮躁,怎么能教好学生?

在笔者与吴老师交流过程中,她强调指出,很多老师都比自己优秀,她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而已。她不喜欢炫耀自己,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喜欢默默无闻的她给笔者以心灵的感动、在笔者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

点点滴滴 大爱无言

笔者进入办公室时看到吴老师在为个别同学辅导功课,有些是课堂的内容,但更多的都是课外的。吴老师耐心解答,因为会计专业本身的原因,很多准则和知识点更新很快,有些每年都有变化,吴老师都能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总是保持“新鲜”。并且吴老师还针对会计系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提出特色办学的思路,以注册会计师考试为导向培养学生。专业课教师以注册会计师考试为导向讲授专业主干课程,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练习题融入到课程中,以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和内容进行期末考试,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会计业务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2门以上的注册会计师科目考试。目前,单科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生人次正逐渐增加。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考研究生的难度较其他专业要大很多,吴老师能够做到在学生一入学,就积极引导他们,给他们提供很多信息和帮助,会计学的考研率逐渐有了起色。这点点滴滴每一件都是小事,但是吴老师把这些变成了自己教学中的习惯。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中有多人考取了首都经贸大学、辽宁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以及国家公务员。

笔者在其他老师那里了解到,吴老师经常说:“做人一定要有一颗爱心,尤其是我们当教师的,更需要有博爱的胸怀,高尚的情操。要感恩社会,报报效祖国。”她就是这样一个人,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她第一时间参加捐款,并积极报名领养受灾地区的孤儿。她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她积极号召会计系的老师行动起来,一同为灾区捐钱捐物。

她,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师,一个满腔热情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在教育潮头能够乘风破浪的航行者,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在教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赋予的很多耀眼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去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去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吴兰飞老师不仅深知这一点,更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高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