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阳光晴好。周二下午,我们如约敲开材料楼611室的门,走进了王艳老师的办公室。窗台上翠绿欲滴的绿色盆栽随着微风轻轻摇摆,办公桌上一台电脑旁散落着几只笔,旁边还有一个印有可爱卡通logo的水杯。简单恬淡,乐观从容,一如王艳老师的为人。她是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女教师,她的同事和学生们对她的印象是“认真”、“漂亮”、“幽默”、“小资”、“有一点与众不同”……
王艳老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大学,工学博士,校聘A5岗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系副主任,材料物理专业方向带头人。现在王艳老师的研究领域为金属玻璃,准晶,纳米晶及非晶基复合材料。目前她承担着研究生课程《金属学原理》、《非晶态材料学》和本科生课程《固体物理学》、《材料物理》、《材料破坏原理》、《材料科学研究方法》、《金属材料概论》等教学工作;指导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并指导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项目一项,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得《一种碳化钛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一种整体连续纳米多孔铜的制备方法》等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参与编写教材著作《铸造铝、镁合金》和《铸造锌、铜合金》。
经历和荣誉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王艳老师辛勤的耕耘与可喜的收获。走近她,我们赫然发现:这是一个洋溢着播种与采摘的芬芳的世界,这是一个弥漫着淡然平和的生活态度的花园,这同样是一座沐浴着梦想和坚持之光的宝塔。
科研之路的点滴
王老师告诉我们,其实自己涉足材料领域完全出于偶然,刚入大学的她被调剂到原山东工业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专业。既来之则安之,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勤勤恳恳,大四毕业那年王艳老师依据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撰写了两篇论文,分别被《金属学报》(SCI收录)和《复合材料学报》(EI收录)录用,并顺利通过本校的研究生考试,如此意料之外的惊喜让她看到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兴趣和潜质,也点燃了自己想要在科研之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激情。“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慢慢坚持下去。”王艳老师微笑着说,淡然而美丽。她用自己大学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在大学中有不少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可是大学四年往往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我们并不需要急于找到脚下的路到底通往何方,安心耕耘,不问收获,也许潜移默化中就会找到兴趣的支撑点。耐心,加上兴趣的导向,科研之路就此铺开。
“我觉得,科研环境,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此我深有体会。一个优秀的导师会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导师的培养与点拨有时会触动思维中敏感的神经,延伸思考的维度和广度。科研环境的第二个方面是外在的实际环境。实验室的安排、实验材料和设备的采集购买都会影响我们的实验构想和进度,在我了解了其它学校的研究生情况后,我觉得科研环境真的十分重要。”王艳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她对于“科研环境”的深刻理解,建议学生们积极通过考研等方式进入更优秀更完善的学府、实验室继续深造。当我们问起是什么支撑着王老师始终坚持在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时,王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言浅意深的话:“要么不去做,要么就做到最好。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做事方式。”既然选择开始,就奔着最完满的结果进发,绝不敷衍,绝不偷懒。这样的态度让王老师以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充实自身,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完善自身。
教学旅途上的风景
上过王艳老师《固体物理学》课的同学一定对王老师的课堂活泼幽默的气氛和熙熙攘攘的学生争相过来旁听的场景所震撼。材料学院大四的男生小李告诉笔者:“我记得我们当时上王老师的固体物理课前,需要前一天的晚上去占座,而且如果去得晚了,很可能前三排的座位已经没有了,可见王老师的课是多么受人欢迎”!大三女生小刘也说:“王老师讲课思路条理,重点突出,而且语言轻松幽默,课堂气氛活跃,让人感受到王老师很强的个人魅力。”同学们都喜爱听王老师讲课,不单单因为她把很难懂的知识讲得形象易懂,而且她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讲课风格,都让每位同学喜欢走进她的课堂。当王艳老师被问及为什么会使得这么多的同学去听她讲的课的时候,王老师像个小孩子一样笑了,从她的笑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的欣慰。谈到教学,王老师谦虚地说:“我只是本着良心把我知道的知识讲清楚而已。刚来学校时,我也曾经历过教学上的窘境,繁重的教学安排加上经验的欠缺让人伤神,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教学风格越来越成熟也是水到渠成的。”
生活画布上的斑斓
课下的王老师,目前担任着材料学院2010级14班和15班两个班的班主任。课堂之下,言语温柔个性随和的王艳老师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学生隐私的窥探者,对于学生们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彼此倾听,彼此帮助,共同成长。除了平常忙碌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王老师常常下了课回到办公室后就会有许多学生过来找她咨询、聊天,王老师常常倾听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困惑,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当笔者问到王老师所带的即将大四毕业的学生张玉平对王老师的印象时,她认真地对笔者说:“王老师一直非常认真,带我们毕业论文很多事都亲力亲为。有一次我们实验所需的石墨烯不够用了,这么贵重的实验材料王老师二话没说,经历了很多波折才买到,从不吝惜。”
王老师虽然忙,但是她把生活调剂得总是那么有滋有味,热爱生活的她会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放松时间,她认为有效的放松才能更加有效地投入工作中,王老师也很诚恳地告诉我们学习也应是这样子,不要总是待在自习室里效率低下地学习,那样你的收获很小,当然也一定不能荒废学习,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放松!
为人,倾吐从容达观的气质;为学,秉持寂寞之中的坚守;为师,求索师生之间的默契。回首过去,王老师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这是王老师非常欣赏的一句话。展望未来,相信王艳老师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做得更加优秀,美丽的她总会在生活中留下串串美丽的音符,奏出更加美好的人生乐章!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