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让梦想启航 以拼搏使青春绽放——记“济南大学十佳辅导员”潘颖老师

2010/07/02 济南大学报 点击:[]

潘颖,女,汉族,硕士研究生,198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济南大学文学院辅导员。参加工作以来,潘颖担任学院06级辅导员,先后担任过10个班的班主任,负责院学生会、艺术团和七大社团、社会实践等工作。

四年来,作为一线辅导员,潘颖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坚持用心用爱做好各项学生工作。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富有创新精神,深受领导、同事和同学们的好评。她像大姐姐一样关心学生;用一颗朝气蓬勃的心,去引导鼓励学生。潘老师先后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两次年度工作考核成绩优秀;2006-2009连续四年被评为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荣获 “山东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09年荣获学校“百名辅导员访百家”先进个人、省委高校工委“千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潘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善于从工作中汲取经验,在实践中挖掘真理,先后发表《“8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新形势下关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探究》等多篇论文,在学校学生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评选中连续两次获二等奖,并积极参与了《大学生就业观与家庭影响的关联性分析》校学生工作科研项目。

时光荏苒,转眼间,从事辅导员工作已近四年,潘颖一如既往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撒汗水和爱心,同时也收获着快乐和希望。

勤交待 巧安排 紧抓学风育人才

潘颖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学风建设“三率”(四六级英语一次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长抓不懈。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外语学习交流会、学习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进而提高自我。学院06级学生在2008年6月的英语四级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6%,汉语0611班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100%,创历史新高。在2010年研究生考试中,考研上线率达到22.6%,位于学校文科学院前列。

不抛弃 不放弃 帮贫助困及时雨

作为一名辅导员,潘颖对工作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对学生倾注了所有的爱心。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心贴心、心换心,时时的记挂牵动着师生心田。潘颖特别关注那些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在精神上变得富有。在与贫困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潘颖还适时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与引导,真正做到经济上解困,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她的周到细致、真诚坦然,赢得了学生们的信赖,也使她和她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家人。

能拼搏 敢担当 校园活动挑大梁

潘颖在文学院除了担任年级辅导员以外,还负责指导院学生会、艺术团和七大社团。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每年的校园文化活动,她总是多个活动一起忙,学生分批上,自己连轴转。潘老师的家就在学校附近,但由于工作太忙,有时候她总是没时间回去,忙完了这里忙那里,嗓子哑了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2010年清明节,文学院联合济南市植物园连续举办的4场“庚寅清明汉服文化展演”获得空前好评,济南电视台、齐鲁电台、人民网、网易等多家电视台、报纸和网络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思过去 展未来 搭建实践大舞台

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生数量骤然增加,高校教育从小班教育走向集体讲堂,学生普遍缺乏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的机会。潘颖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模式,在以往思想教育进教材、进教室、进头脑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思想教育进社区、进社团、进网络,努力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舞台,创造一切机会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都曾对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过相关报道。

当指导 做高参 解决学生就业难

就业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同样也是辅导员们最关注的一项工作。潘颖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宣传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就业动态,及早准备就业相关资料。利用多种通讯方式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推荐毕业生。对于推荐的毕业生,她总能把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性格等都介绍地清清楚楚,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提供帮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回首过去,潘颖默默地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生工作中,怀揣着爱心与幸福,努力践行着辅导员的职责。

[打印] [关闭]